2025年9月5日午后,广期所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PS2511强势涨停,单日涨幅达8.99%,收于56,735元/吨,刷新上市以来价格纪录。
光伏上游产业链在政策调控与产业整合的双重驱动下,进入供需再平衡的关键阶段。尽管当前现货市场仍面临库存高压与需求分化,但政策预期与成本支撑的共振效应,正推动市场情绪从悲观修复转向结构性博弈。
2025年9月5日,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,国内多晶硅现货报价区间攀升至48,500-49,500元/吨,均价49,000元/吨,单日涨幅达500元/吨。
供给端:减产预期与进口补充的角力
国内多晶硅企业受“反内卷”政策约束,江西、青海等地启动产能合规审查,8月排产计划缩减至13万吨以下,环比下降约8%。丰水期电价优势下,西南地区企业维持高开工率,但颗粒硅企业因成本倒挂主动减产,行业有效产能利用率降至50%以下。进口方面,澳洲进口硅料到港量稳定,南美盐湖提锂副产的工业硅补充部分原料缺口。
需求端:新能源装机与储能扩容的增量支撑
光伏装机旺季带动需求边际改善,组件企业9月排产增长,N型电池片开工率回升。储能领域,国内新型储能装机增速,推动多晶硅在储能系统中的应用占比提升。但下游采购仍以刚需补库为主,现货成交集中于长单客户,硅片企业库存周期延长至22天,市场观望情绪未完全消散。
资本市场对光伏板块关注度回升,协鑫科技、通威股份等龙头企业近五日涨幅超15%,但市场对中小厂商盈利修复持续性存疑。
政策端:产能出清与收储预期的政策组合拳
工信部联合行业协会出台《光伏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指引》,明确要求新建产能需配套先进技术,并启动对40家硅料企业的节能监察。市场传闻内蒙古、青海等地计划收储8万吨过剩产能,若落地将减少月度供应量15%。
当前多晶硅市场正处于政策强干预,产能慢出清的再平衡窗口期。
短期价格受资金情绪与政策预期支撑,但中长期走势仍取决于产能整合进度与需求增速匹配度。
【仅供参考,消息综合自网络,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。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】
【免责声明】: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。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。删稿邮箱:info@ccmn.cn